皮肤病大多数有皮疹。皮疹是“发”出来的,而有些食物又是“发物”--含有异种蛋白质。当这种特殊的蛋白质被人体吸收后,便会引起过敏反应,损害皮肤。
1、实践证明,皮肤病“忌口”确有预防和治疗价值。一般而论,不管是感染性的还是非感染性的皮肤病,只要皮肤上有炎症病变或瘙痒症状,为了减轻发炎和痒感,均应禁吃和少吃鱼、虾等海味及鸡蛋、腌腊味、动物油、蚕豆、豌豆、笋类及其罐头食品等。
2、脂溢性皮炎 表现为头皮刺痒、鳞屑多、面颊、耳后及背后等处常有油性皮屑,其发病与皮脂分泌过多、消化不良和维生素缺乏有密切关系。因此,病人的饮食应该禁忌肥肉、奶油等高脂肪食物,少吃酒、辣椒和糖果,多吃新鲜蔬菜。
3、 瘙痒症 多见于老人和体质虚弱者,常见皮肤剧烈瘙痒感、干燥,而皮肤表面并无疹子出现,中医认为这是“血虚生风”所致。因此在饮食方面应尽量避免辛辣和含有香料的刺激性食物,对烟、酒、浓茶、咖啡等应禁忌。
4、荨麻疹 俗称风疹块,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或瓷白色疹块,常突然出现,又迅速消退,可反复发作,瘙痒难忍。除了应避免冷、热、日光的刺激,防止蚊、虱、毛虫叮咬等接触外,还应忌吃鱼、虾、蟹、牛奶、蛋、酒、杨梅等容易导致人体过敏的食品。
5、婴儿湿疹 俗称奶癣,一般是因为婴儿对鸡蛋蛋白、鱼和牛奶过敏所致。母乳喂养时母亲可暂时少吃或不吃鸡蛋、牛奶、海味和辣椒等食品。
日常生活中,常见一些人不管患了哪种皮肤病,也不管自己对什么食物过敏,凡是所谓的“发物”,统统忌口。结果造成营养不良,影响了身体健康。即使是皮肤病患者对于禁忌的食物也并非永远忌口,一般待皮肤病稳定一段时间后,可尝试吃过敏食物,从小量开始,如无特殊反应,可逐渐增加量和次数。经过反复多次脱敏,一些人对原来过敏的食物,可以不再发生过敏反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