脂溢性皮炎常发哪些部位?
时间:2023-10-07 12:46:17 作者:丽肤皮肤病专科
- 头皮:常呈红斑或毛囊性丘疹,可有小片脱屑,部分表面可有油腻性黄色痂,头发干燥、细软、稀疏。
- 面、耳、耳后及颈:常由头部蔓延而来,呈白色鳞屑或黄红色、油腻性痂皮。眉及其周围弥漫性红斑、脱屑,眉毛因搔抓而稀少。眼睑受累呈睑缘炎,严重者可出现糜烂。耳后可表现为潮红、糜烂和皲裂,可为单侧或双侧,多见于女孩及青年女性。

- 躯干:常见于20岁以上的男性,好发于前胸和肩胛骨间,开始为小的红褐色毛囊性丘疹,上覆油腻性鳞屑,逐渐形成圆形、椭圆形淡红色斑片,境界较清楚,可融合成环形或地图状等,表面可有油腻性细碎鳞屑。
- 皱褶部:常见于腋下,腹股沟和脐窝,多见于30~50岁,尤其是肥胖的中年人。皮损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、上有油腻性鳞屑。由于局部多汗,易继发感染,或不当的治疗可使皮损发展。
- 四肢:四肢的伸侧较屈侧多见,表现为黄红色或淡红色斑块,由于搔抓、可形成糜烂而似湿疹。
脂溢性皮炎要及时诊断、及时治疗,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真菌药物、抗生素、激素类药物和角质调节剂等。治疗脂溢性皮炎往往需要时间和耐心。患者应该坚持治疗措施,并与医生密切配合。此外饮食上以清淡为主,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及太油腻的食物,注意合理作息,避免熬夜。